为赵明福讨回公道 —— 结束有罪不罚的现象,并确保执法机制具备完善的问责制度

2009年7月16日,年仅30岁的政治助理赵明福(Teoh Beng Hock)被发现在沙亚南商业广场(Plaza Masalam)五楼阳台死亡,地点正位于马来西亚反贪污委员会(MACC)雪兰莪州办公室下方。作为一宗涉及州政府资金滥用指控案件的证人,他此前在该处被彻夜盘问。赵明福遭遇了长时间、深夜且不间断的盘问——这是一种具压迫性且违法的执法行为。

他的死亡引发了全国乃至国际社会的强烈愤怒和关注,凸显出执法机构内部存在的滥权问题、羁押期间的暴力行为,以及严重缺乏问责机制的问题。

案件调查及“无进一步行动”(NFA)决定

2011年,皇家调查委员会的调查结果指出,赵明福是自杀身亡,但其行为是在反贪污委员会(MACC)官员施加的极大心理压力下所致。

2014年,上诉庭的裁决成为此案件发展的关键转折点。上诉庭在法律上确认赵明福命案并非自致,而是包括反贪污委员会(MACC)官员涉及在内的不法行为所致。尽管上诉庭未提出正式建议,但其裁决明确要求展开刑事调查、追究个人责任、改革审讯制度,并加强体制监督。然而,这些要求至今均未获得妥善落实。

根据上诉庭的指示,赵明福案件于2014年正式重新启动调查。然而在2025年5月,马来西亚总检察署(AGC)将该重启调查归类为“无进一步行动”(NFA),给出的理由是缺乏足够证据依法起诉任何个人。

在这长达11年的时间里,尽管公民社会和赵明福家属多次呼吁对案件展开彻底调查,并要求法庭裁定此案存在刑事不当行为,但始终无人被追究责任,涉及反贪污委员会(MACC)官员也从未被起诉。十多年过去,赵明福及其家属依然未能等到真正的正义。

你可以做什么来实现正义?

签署请愿书,敦促马来西亚政府立即采取透明且有实质意义的行动,以确保赵明福获得应有的正义。迟来的正义非正义。让我们与赵明福的家属及所有遭受羁押虐待的受害者站在一起,携手争取正义。

案件最新进展

  • 高庭指令:2024年11月21日,吉隆坡高等法院发布强制令,指示警方重新启动并全方面调查赵明福命案。法院裁定,原有死因研讯中的“开放式裁决”并不充分,并认定其死亡是包括反贪污委员会(MACC)官员在内的不法行为所造成的。高庭指出,赵明福在遭受压迫性的审讯过程中,其作为公民依据《联邦宪法》第5条所享有的生命权遭到侵犯。此裁决也严厉批评了执法机构缺乏问责机制,并呼吁展开真正的刑事调查,以识别并起诉相关责任人。该裁决推翻了早前的调查结果,并在明确的不当行为证据为基础,要求有关当局重新追究相关责任,以实现正义。警方也被指示在六个月内完成调查,最后期限为2025年5月。
  • 证人重召:2025年1月,武吉阿曼刑事调查部总监拿督斯里苏海里(Datuk Seri Mohd Shuhaily Mohd Zain)宣布,警方计划重新传召逾40名证人,包括一些可能已返回原籍国的人士。同时,警方也打算重返案发现场,并运用3D扫描技术对事发过程进行数码重建。
  • 警方宣布“无进一步行动”:2025年5月20日,总检察署(AGC)指示将赵明福命案列为“无进一步行动”(NFA)。在一份近期声明中指出:“对所有证据进行审查后,未能找到足以依法对任何个人提出指控的确凿证据。因此,指示为对此项调查档案不再采取进一步行动。”
  • 家属回应:2025年5月22日,赵明福家属发表声明,对总检察署(AGC)将此命案列为“无进一步行动”(NFA)表示失望。他们批评当局无视2014年上诉庭裁决,未对涉及的反贪污委员会(MACC)官员提起检控。
  • 公民社会声援赵家:2025年6月3日,约一百名国民齐聚在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(KLSCAH),以声援赵明福家属。共有17个公民社会组织的领袖公开反对将案件列为“无进一步行动”(NFA),并要求政府对涉及此案的官员追究责任,还赵明福一个公道。